□研究表明,頻繁的霧霾天氣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 /新華社
  11月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發佈。報告指出:“2013年1月上旬至10月中旬,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29.9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頻繁霧霾天氣導致部分地區空氣質量下降,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珠三角長三角霾日數猛增
  綠皮書指出,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增多是人為因素和氣候因素相結合的結果。歷史數據表明,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從空間分佈看,霾日數呈現東部增加西部減少的趨勢,例如華北、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呈增加趨勢,其中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增加最快,廣東深圳和江蘇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東部大部地區年霧霾日數為25—100天,局部地區超過100天,而且大城市比小城鎮的增加趨勢更為明顯。此外,還呈現霧霾天氣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影響大、污染重等特點。
  綠皮書指出,我國霧霾天氣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化石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這些污染的主要來源是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產、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飪、熱水),以及地麵灰塵。
  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光化學產物、局地烹飪、汽車尾氣等造成的揮發性有機物轉化為二次有機氣溶膠,都將使霧霾情況頻繁產生。
  除了人為因素外,氣候變化導致的氣象條件也是造成霧霾天氣增多的原因,具體包括靜穩天氣加上高濕、混合層薄、降水日數減少等。
  霧霾可改變人體免疫結構
  隨著氣候條件的改變,空氣質量的持續惡化,霧霾天氣現象出現的頻率不斷提高,這種氣候現象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例如加劇區域大氣層加熱效應、增加極端氣候事件;引起城市大氣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導致大氣能見度下降,阻礙空中、水面和陸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免疫結構等。在這些負面影響的背後則隱藏著巨大的經濟成本。
  霧霾天氣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因此亟需引起各方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治霾長期重治短期重防
  從全球發展進程來看,一些地區和國家在一些歷史發展階段出現霧霾天氣並對居民生活產生影響的情況並不少見,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開始關註並積極採取行動對空氣污染進行防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報告指出,應對空氣污染問題需要加強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區域協調、部門聯動,長期重治、短期重防。具體措施應該包括建立和加強多地區、多部門聯合治理和控制大氣污染機制,減少大氣中有害凝結核的數量;完善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建立空氣污染和霧霾天氣預測預警系統;防治霧霾和空氣污染要加強法治,但是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好經濟手段;增強城市治污能力;協同控制空氣污染物和溫室其他氣體排放,制定包括多種污染物減排的一攬子計劃;逐步實現信息公開、形成全民參與的治理新局面。
  應該說,國家對於霧霾問題的關註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綠皮書的寫作過程中,有關部門連續出台了大量相關的措施和文件,包括發佈《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中央財政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公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同時,一些地方也針對自身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具體議案。
  然而,治理空氣污染,減少霧霾天氣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的長期持續關註和行動。
  [霧霾小知識]
  產生原因
  ●熱電排放
  ●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產
  ●汽車尾氣
  ●冬季供暖
  ●居民生活(烹飪、熱水)
  ●地麵灰塵
  ●靜穩天氣
  ●降水日數減少等
  具體危害
  ●加劇區域大氣層加熱效應
  ●引起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
  ●使慢性病加劇
  ●使呼吸系統疾病惡化
  ●使心臟系統疾病惡化
  ●改變肺功能及結構
  ●影響生殖能力
  ●改變人體免疫結構等
  防治措施
  ●建立和加強多地區、多部門聯合治理和控制大氣污染機制;
  ●建立空氣污染和霧霾天氣預測預警系統;
  ●增強城市治污能力;
  ●制定包括多種污染物減排的一攬子計劃;
  (原標題:“十面霾伏”影響心肺甚至生殖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18dwhx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