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發現的廣東頸槽蛇
  
  深圳新發現的“劉氏掌突蟾”
  深圳摸底全市陸生野生動物發現兩個新物種——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園報道:去年9月,深圳啟動摸底全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工作,這是深圳首次開展大規模和最為系統的大型陸生野生動物調查。近日記者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獲悉,摸底調查一年,已經小有成果——調查共記錄了深圳地區的陸生脊椎動物392種,其中鳥類以267種居首,野豬是其中體型最大的動物,併發現了劉氏掌突蟾和廣東頸槽蛇兩個新物種。
  據瞭解,之所以會產生新物種,與深圳與香港山體相連有關——區域內種群很難與區域外的種群產生基因交流,隔離作用使區內種群產生了遺傳分化,隨著時間推移,便形成了新物種。而“劉氏掌突蟾”一名出自一個人。香港的劉惠寧先生在華南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有較突出的貢獻。經過他的同意,管理處用了他的姓氏作為種名,再加上掌突蟾屬名,中文名即劉氏掌突蟾。
  “這些調研結果反映出深圳市的野生動物物種多樣性處於較高水平,森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調查人員介紹:“第一階段調研過程中,調查人員利用紅外相機在內伶仃島、七娘山、梧桐山、羊台山等地拍攝記錄到豹貓、果子狸、小靈貓、黃喉貂、黃腹鼬、鼬獾、紅頰獴等7種中小型食肉類哺乳動物,尤其豹貓多次出現在我們的紅外相機中,說明仍然保存有較大的種群數量。”
  調查人員稱,食肉類哺乳動物處於食物鏈較高層級,它們的種群維持是以足夠豐富的處於食物鏈較低層級的動物作為基礎。這些物種的存在,反映了深圳地區、尤其是以七娘山、梧桐山為代表的東部山體鏈和以羊台山為代表的西部低山丘陵地區森林生態系統處於結構比較完善、物流比較暢順的健康狀態。
  下一步,深圳還將建立最全面的深圳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數據庫,完善深圳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及評價報告,並制定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對策。深圳動植物的摸底調查要到2016年才能完成。
  鏈 接
  國際植物學大會是植物學界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從首屆1900年在法國巴黎舉辦以來,已經召開了18屆,都在發達國家舉辦。2009年,深圳從4個申辦城市中勝出,為中國、也是為發展中國家第一次爭得了主辦權。每六年才舉辦一次的植物學大會堪比奧運,申辦至今,深圳做了大量工作。編輯:實習編輯  (原標題:深圳陸生野生動物新物種——劉氏掌突蟾廣東頸槽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18dwhx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